氧化鋁知識
簡述拜耳法生産氧化鋁的原理。
用苛性堿溶液在一定溫度、一定壓力條件下溶出鋁土礦,氧化鋁被溶出制得鋁酸鈉溶液,鋁酸鈉溶液淨化後經過降溫、添加晶種、攪拌分解析出氫氧化鋁,析出的氫氧化鋁經分離、洗滌、焙燒後得到氧化鋁。分解後的母液(主要成分NaOH)經蒸發再重新溶出新的一批鋁土礦,進入下一循環。氧化矽等雜質成為赤泥,經洗滌後外排或用于燒結法配料。
拜耳法的實質也就是下述反應在不同條件下的交替進行:
拜耳法生産氧化鋁的主要工序有那些? 原礦漿制備、溶出、溶出礦漿稀釋、赤泥分離和洗滌、晶種分解、氫氧化鋁分級和洗滌、氫氧化鋁焙燒、母液蒸發及蘇打苛化等。
鋁酸鈉溶液的濃度
鋁酸鈉溶液的基本成分是Al2O3和Na2O,工業上鋁酸鈉溶液各成分的濃度一般是用每升鋁酸鈉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克數來表示的(g/l)。如一升鋁酸鈉溶液中含120克Al2O3、100克Na2O,則氧化鋁和氧化鈉的濃度分别表示成Al2O3120g/l、Na2O 100g/l。
鋁酸鈉溶液的苛性比值
鋁酸鈉溶液中的Na2O包括與氧化鋁反應生成鋁酸鈉的Na2O和以遊離的NaOH形态存在的Na2O,它們都稱為苛性堿(以Na2Ok表示)。鋁酸鈉溶液中所含苛性堿與氧化鋁的摩爾比叫做鋁酸鈉溶液的苛性比值。以符号αk表示即:
式中 〔Nk〕——鋁酸鈉溶液中Na2Ok的摩爾數;
〔A〕——鋁酸鈉溶液中Al2O3的摩爾數。
拜耳法循環效率
循環母液每經過一次作業循環,便可以從鋁土礦中提取出一批氧化鋁。通常将1升(或1立方米)循環母液在一次作業周期中所生産的氧化鋁的克數(或kg數)稱為拜耳法的循環效率,以符号E表示。
原礦漿的磨制
原礦漿的磨制是将碎鋁礦按配比要求配入石灰和循環母液磨制成合格的原礦漿的過程。
原礦漿的技術指标要求:一般主要考核細度、固含、配鈣(氧化鈣添加量)
細度:+300μm≤1% (即60#篩上殘留≤1%)
+63μm≤25